一是改善便民设施,为身体困难群众铺平“办事路”。在街道公共服务中心增设爱心椅、便民服务箱,打造无障碍公厕;对辖区10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开辟残疾通道,加装扶手和安全警示标志,为办事群众提供最大便利。二是强化就业引领,为经济困难群众照亮“脱贫路”。开展就业政策与技能培训讲座3场,指导学习厨艺、手工艺制作等技能,协调安保、家政、物业企业举办招聘会3场,累计培训300余人,提供保安、家政、环卫等岗位130个。三是创新服务方式,为生活困难群众打造“暖心路”。开展义务体检、上门办理、爱心电话等活动,邀请失独家庭、孤寡老人等20余人参加茶话会、文艺表演等活动,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。 |